医护携手,守卫生命——“丑小鸭”蜕变记
儿科:周静文/图 发布于 2020-05-13
2020年4月28日,儿科新生儿室收治了一名“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”患儿。 患儿,女,25天,来院时全身皮肤可见片状红色皮疹,伴全身皮肤脱皮,面部皮肤可见裂口,用力哭闹后可见渗血,双眼结膜充血,可见较多黄色分泌物,脐窝渗血。入院诊断为: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,结膜炎,新生儿出血,新生儿败血症?入院后,医嘱予新生儿护理常规,特级护理,下病危,配方奶喂养,保持呼吸道通畅,心电监护,保暖,监测胆红素,监测血糖,予抗感染、止血、补液、妥布霉素滴眼及完善相关检查等对症处理。
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(简称SSSS),曾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、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、Ritter氏病。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,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础上,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,大多数发生于婴儿,偶见于成人。该病发病突然,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,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,甚至泛发全身,皮损处有明显的触痛。病人常伴有发热、厌食,呕吐,腹泻等全身症状。有的因继发支气管肺炎、败血症、脓肿或坏疽等而死亡,多发于婴幼儿,经过急剧,死亡率较高。
患儿由于离开家人、环境不熟悉以及病情影响,一直哭闹不止,新生儿护士没有因为患儿病情嫌弃患儿,而是由于病情特殊,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爱。在开始治疗的第一天,儿科主任、主管医生以及自贡四院对口支援专家王老师对患儿进行详细检查,将患儿的病征和此病的并发症进行详细的讲解,并列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。在接下来的治疗期间,主管医生通过自身丰富的经验对用药、疗程等做了深入的研究。护士则根据医嘱以及患儿病情做出了细致的护理方案。
在医生非常及时的诊断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、照看下,患儿在10天后得以康复出院,出院时精神状态很好,面部皮肤皮疹完全消退,双眼结膜未见脓性分泌物,宛如一只美丽的“白天鹅”。家属对患儿病情恢复情况表示特别满意,对儿科医务人员也是赞不绝口,对儿科卓有成效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表示感谢。
医护携手,守卫生命,这是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职责,我们将继续努力,为宝宝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!